

原標題:長江干流江西九江段10個斷面和贛江干流33個斷面均達Ⅱ類水質 守好“一江清水”
探頭、噴水、擺尾、微笑……近日,30多頭長江江豚群聚南昌市東湖區揚子洲鎮境內的贛江水域,擺出各種俏皮動作,引來全國攝影愛好者圍觀,江豚數量系有記錄以來之最。
同樣在長江九江彭澤段和鄱陽湖都昌水域,人們也經常發現長江江豚或追逐巡邏執法船隊,或在人工增殖放流時頑皮跳躍。“上一次發現大量長江江豚至少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彭澤縣水上綜合執法中心副主任姚愛斌介紹說。
“作為水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最客觀、最敏感的指標,江豚最有發言權。長江江豚頻頻打卡江西多個水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江西的水質越來越好了。”長期跟蹤長江江豚的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自然教育與志愿者委員會主任余會功激動地說。
9月13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取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年6月底,長江干流江西九江段10個斷面均穩定在Ⅱ類水質;截至今年8月底,贛江干流33個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為保護一江碧水,我省下了那些功夫?
上下聯動,全面改善贛江干流水環境質量
千里贛江,貫穿江西南北,支流繁多。守好“一江清水”,不僅是自身長遠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我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環,更是落實國家戰略必須肩負的政治責任。
早在今年1月,我省就提出:力爭贛江干流基本達到Ⅱ類水質。
面對這一莊嚴承諾,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頻頻深入贛江干流展開現場調研督導。省生態環境廳多次組織開展贛江流域斷面附近污染源排查,現場指出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南昌、九江、贛州、宜春、吉安5個設區市迅速制定關于贛江干流斷面水質達標工作方案。
“按照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要求,江西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范圍包括長江干流江西段及贛江干流岸線,向陸地一側延伸2公里,向水面一側延伸200米。”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顧勝說,布下天羅地網,排查5個設區市、26個縣(市、區)、31個工業集聚區。排查岸線總長度1316.5公里,無人機航測及解譯總面積3080.78平方公里。截至今年8月底,各設區市排查發現的94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2個,其他問題正在有序推進。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向我省交辦入河排污口3830個。截至今年7月,除部分未找到的排污口暫未命名與分類外,已有3495個排污口完成分類,2073個排污口完成命名編碼,這些贛江入河排污口均可實現溯源監管。
守土盡責,多措并舉開展長江干流保護
在彭澤芙蓉墩鎮一處長江堤壩內,垂柳、竹柳、旱柳迎風搖曳,不遠處長江之水奔騰向前……長江江西段岸線長152公里,全在九江境內。為打造長江“最美岸線”,九江各縣因地制宜建設濱江生態岸線,打造60個景觀節點,沿江共拆除碼頭74座、泊位87個,治理廢棄礦山面積達1.11萬畝。
九江全面打通城區污水治理“腸梗阻”。早在2018年,九江與三峽集團合作,共同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一級A排放,16個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全部執行一級B及以上排放標準。
九江摸清排污口,找準“病根子”。2020年,九江聘請生態環境部評估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等權威機構,對1012個長江入河排污口進行系統溯源分析,按照應溯盡溯、測溯結合、溯污為主的原則,建立并形成了排污口溯源檔案,分析各排污口存在的問題,劃分并制定了排污口類別、監管職責、重點管制清單。
同時,九江嚴把關口提高準入“門檻”,堅決不予審批污染重、資源消耗大的項目,從源頭上遏制污染問題發生。(記者 陳化先)
?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